2008-02-24

勿断章取义

今天听课的内容有两点比较有意思。

首先,货币的一个作用是价值储藏功能,老师用的例子是在没有货币的时候,在不能完成交换的原始阶段,年轻人由于体力优势能获得较多的食物,除了填饱肚子还有剩余,但由于食物不能长久储存,只能勉强吃掉或送人。等到年老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济,不能捕获到足够的食物,只能面临挨饿甚至饿死的困境,因为由于时间的问题,年轻时的多余食物不能储藏到年老时食用。

这里可能举老虎之类的动物更合适一点,它们还没有足够的智慧创造和使用货币,他们也没发展出基本的道德、社会约束,保障群体的公平与正义。当然,老师的意思可能是假设原始人还处于老虎同一水平之上,这两点也都不具备。随着人类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点具备后,即使第一点不具备,人类在使用货币前,也还是可以进行价值储藏的。比如在社会道德保障下,养儿育女就是基本的价值储藏方式,年轻时剩余食物用于养活孩子,等年老的时候孩子长大了,他们会有食物剩余,分出一部分供养父母,他们也会养育自己的子女,以使这个储藏机制延续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焉。

随着社会更加进步,时至今日,价值储藏机制当然也更多,在养老方面除养育子女、存储货币之外,还有很多投资养老的途径,比如最基本的四险之一:养老保险,这是统一的社会保险,除此之外个人也要考虑给自己的晚年做长久打算,在年轻时进行必要的投资,以使晚年无忧。这在文斌上次在公司里做的职业规划讲座中有提醒,很好的提示。

使用货币做价值储藏也很有创意,将价值的载体从易腐坏的食物本身转换为不易变质的货币,有才!这就是智慧的力量,野兽和我们的祖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啊。在人类的进步史上,这种载体转变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语言作为智慧的载体,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等等,在能量方面,人类的作为更是精彩,比如由煤发电,由电烧水,将以前只能由煤烧水的限制打破,使物理的运煤过程变成电流传输过程,类似的有信息的书本或人体传输变为互联网传输。所有的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将价值和载体分离,用更有效的载体承载价值。

另一个内容是格雷欣定律,大意是在强制无差别收取所有货币(金币等等值货币)环境,无论这些货币是否被人刮去一些导致不足两时,人们倾向于首先使用不足两的货币,而将足两的货币藏起来不用,久而久之市场上只有不足两的货币流通,即劣币驱逐良币。这个定律很容易理解。

但老师又举了一个名经济学家,蒙代尔,他就不承认有这个定律,他认为人们不会接受不足两的货币,即劣币会被拒绝,劣币驱逐良币当然也就不会发生。看起来也有道理,为什么会有矛盾?老师点出,蒙代尔其实避开了格雷欣的前提,在强制情况下。接着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大家反对或支持格雷欣定律时都忽视了这个前提,导致非难不到点子上或支持的不是同一模型下的事,比如“坏人驱逐好人定律”等。

当然“××驱逐××”这个句式的定律有很多,比如经济学中著名的二手车市场上“坏车驱逐好车”等。这些定律的背后也有一个共同的动力模式,那就是正反馈模式,也就是非稳定均衡模式。其他领域也有很多例子,甚至在软件开发项目中也可见到“坏代码驱逐好代码定律”、“菜鸟驱逐高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