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4

撒哈拉沙漠阻击战

前晚电视上演的一部老电影,没有大场面,没有美景,只有沙漠,却挺好看。讲述的是几名盟军士兵在撒哈拉沙漠中大战几百德国士兵的故事,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英雄观。从中间开始看的,因此不知道为什么就这几名盟军士兵,他们又为什么在沙漠中晃荡以至于口渴难耐,寻找水源。他们的运气不赖,找到了。相较之下一小队德国士兵的运气就差多了,来晚了一步,受到先到者的阻击,结果被消灭,两人被活捉,其中一人在凉水的引诱下说出了德军大部队的位置以及缺水的“商业”秘密,让他们来正是为了寻找水源。

获知这个商业秘密让那个领头的美国中士乐坏了,向那个德国俘虏提出用水换他们的食物,为了达成交易,就放了那两个士兵回去把大部队带过来。当然如果就是这个故事,美国人是不会去拍成电影全世界丢人现眼的,这和美国人救世界的高大形象不符。那个中士使用的是诱敌深入之计,实际上想把德军大部队在此拖住,为盟军大部队的行动赢得时间。当然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他们只有七八个人,将要面对的是四五百个渴疯了的德军,因此风险极大,照他对其他几个兄弟的说法是成功率1%,另外,这可不是炒股,失败了就是几个钱嘛,这可是拼命,当时的情形就是拿鸡蛋要碰石头。值不值得?这个多国部队能否听这个中士的?

值不值得这个不好判断,尤其不能由观众判断。中士的理由就是只要能拖住敌人一段时间,对于盟军的部署是有利的,也许就能对战局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是值得的。他这个想法是和一个有着上校军衔的军医商量的,看起来是那个上校委托他带队的,可能看中了他的“技术”才能,虽然没有军衔,但在沙漠中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将这几个人带出沙漠,军医上校的“授权”是很合适的。上校一开始是反对的,原因很简单,这是送死,而他让中士带队的本意是安全地将这些人带出沙漠,阻击德军不符合目标。中士坚持的理由是这几个人是士兵,士兵的职责是打击敌人取得胜利,而不是走出沙漠,好比软件开发者的职责是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而不是走流程或每天按时上下班。

上校同意了,下面还得说服整个团队。按说这好办,军人的职责是服从命令,但不同情况下也需要不同处理。这几个人的组成很复杂,有美国人、英国人、法国老弟、非洲兄弟等等,显然是个临时团队,并且这是要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单的命令可能会引起相反的作用。美国中士很清楚这点,于是没有直接下命令,而是说清楚了本项目的意义,艰苦性,直接说明了成功率只有1%,并且有极大可能葬身于此。对于团队来说,这是一次透明的沟通,去留自便,很民主的样子。上校通知首先表态愿意留下来共同作战。接下来最不怕死的也表态留下来,于是要面子的哪好意思走?!最终全部自愿留下来。这是取胜的第一步,很关键,大家都是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的,有很强的内在激励。这里的技巧就是首先说法上校同志,有个强力盟友支持,带动其他人就容易了。

由于人太少了,要对付的敌人太多,因此军医上校也不得不赤膊上阵,端起机枪现学现卖。还甭说,经过简单培训,效果很好,能独挡一面,起到很大作用。看来只要是善于利用,看似闲人的人是可以不闲的,当然这要求培训成本很低才划算,如果敌人来了上校同志还没有学会,还要拽个人继续讲解,那就算帮倒忙了。另外可见,面对艰巨、紧急的任务,小团队需要的是能真正干活、直接出成果的人,不需要“闲杂人等”。军医在大规模战争中可以拿手术刀,在这次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就必须拿起大砍刀,需要直接贡献杀敌,而非救死扶伤,因为这里除了死不会有伤,至少在打退敌人之前不会有“伤员”。紧急开发中的项目何尝不是如此?!

最终怎样?当然赢了!击退两次疯狂进攻之后,快要渴死的德军士兵在带头大哥被法国老弟“斩首”(利用谈判之机,果断实施“擒贼擒王”之战术,杀掉德军上校之后牺牲)之后失去信心,向仅剩的两个人投降,这两个人坚持到了最终的胜利,顺利对几百名士兵缴械,等来了援军,完成了自定义的任务。

谁说小团队不能完成“巨型”任务?只要有1%的可能,试一下总比不试好,尤其是在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可做的时候。只有对组织有利的,职业人士是有责任去为之努力的,即使没有上级的命令必须做!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一个自主型团队的故事,自己发现机会,发起项目,打造团队,培训,战斗,坚持战斗,谈判,最终完成了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务。

精彩的故事,精彩的案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