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9

竞争与浪费

电信重组正式宣布了,3G发牌也快了,3张牌照,3张3G网络将使用3种标准:WCDMA、TD-SCDMA、CDMA2000。

如果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将“管道化”,有必要重复建设3种制式的“管道”吗?火车的铁轨也没用3种宽度的嘛。何不分立一个网络提供商,全国只建一张3G网络,然后由各个业务运营商租用网络开展业务,进行业务层面上的竞争?这样避免了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也不影响市场竞争对终端用户带来的好处,还省去了网络间的互联互通的麻烦。也许在网络和业务运营分离方面会有些难度,但应该是可以解决的。聪明人很多,这个不算聪明的想法估计不会没有想到,之所以不这样做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建设3张网络的钱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纳税人买单,不过老百姓平常只会在意自己身上的钱包,不会关注国库里的那些钱的。况且,三张网络之间的竞争也将会很热闹,一些小恩小惠式的诱饵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咱老百姓。比如,既然是三种制式,必然手机终端不会通用(高端的3网3待机除外),如果其中的一家想挖其他两家的用户,提供免费的手机将是一个惯用手法。

免费的手机!如果不仔细算计肯定以为捡到便宜了,算是一种安慰。

2008-06-02

电信运营商的未来

传闻北邮老师阚凯力又出“惊人”之论,预言五年左右运营商将会灭亡,因为新技术和互联网将踢掉运营商们的饭碗,当大家都能用手机接无线互联网然后用skype免费通话时谁会交钱给运营商呢。

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大体上也不离谱,去年的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也类似。比如,iPhone能接入WiFi,然后访问互联网,这样移动运营商的WAP有谁会用呢?如果在上面装个skype打电话应该没有问题,在低资费的竞争下运营商的大饼难保。当然目前WiFi还不能像移动基站那样大规模部署,但为了抢占手机这个随身媒体,互联网大鳄们不惜代价出狠招也是可能的,比如Google就蠢蠢欲动。其实电信网的自身发展也是走向IP化,3G的发展已经足以给运营商自身绝一个足够大的坟墓。

电信运营商之所以现在还能赚取丰厚利润是因为其非开放性、非竞争性,在移动网络上只有其自家运营基础语音业务,用户是没有讨价还价资本的。这里说的竞争不考虑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毕竟就那几家,坐下来谈判合谋很容易。但互联网就不同了,基础网络和业务运营是分离的,业务运营的进入门槛很低,大家互相厮杀,以至于互相砸饭碗,到最后谁也甭想靠着从用户那儿收钱,靠烧钱来赚眼球,进而靠眼球来让第三方厂商付费,这就是互联网的生存法则。谁能保证已经杀红颜的互联网大鳄们不冲进电信运营商的领地呢?早晚会的,只是时间而已。

运营商们该怎么办呢?死守?估计扛不住,毕竟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死?倒是最省劲,不过谁也不愿意成为刀下鬼,求生乃一切事物的本能。

只能顺势了。靠着守住网络逼用户就范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放开网络,自己砸掉旧饭碗,造个新饭碗。在放开网络前,依靠现有的用户基础,积极开发新运营模式、新应用,依靠提供的业务粘住用户,而不是用网络捆绑用户,充分学习互联网的生存技能,这样当和互联网大鳄们短兵相接时方可一比高低。如果学艺不精,真的败下阵来,也还可以将网络租赁出去,做个包租公、包租婆也还可以勉强填饱肚子,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就是榜样。

因此,运营商们倒不一定真的非要灭亡,但目前的这种“大爷”身份终将会灭亡,到时候会放下身段,真正地服务用户,和其他“伙计”们一样勤勤恳恳没什么不同。

2008-05-20

举国哀悼

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为在地震中逝去的人们而哀悼,也为幸运活下来的人们祈福。

在这一周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房屋倒塌、救援被埋者的报道,然而于这些报道中又以学生被埋为多。为何?

教学楼倒塌了,如此的普遍。为什么政府大楼没有普遍倒塌?为何附近的民宅没有普遍倒塌?

显然是教学楼的建筑质量差。为何?

原因可能很多,可能有很多黑幕,目前还处于救灾的紧急阶段,彻查原因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希望相关部门能记上一笔,秋后算账。不为别的,只为防止再一次的举国哀伤。

也许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样的:学校教学楼的建设属于公共建筑,层层拨款,层层剥削,到最后一级所剩经费已不多,又公开招标,各投标单位大打价格战或“暗”战,导致最终利润空间过小,于是昧着良心做起豆腐渣工程。而这些豆腐渣却在地震中变成了致命废墟,埋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及其对未来美好希望。

罪魁祸首是什么?是表面的利益冲突,甲方和乙方的利益冲突:花最少的钱做最大的事vs做最少的事挣尽可能多的钱。甲方为了制衡乙方,就找多个乙方先斗起来,乐得个渔翁得利;而乙方为了获胜则先用各种手段干掉竞争对手,甚至做出不惜赔本赚吆喝的姿态,待只剩下自己时再和甲方“斗勇斗智”,包括偷工减料。

如果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只停留在这零和博弈中,这样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后果也是逻辑上必然发生的。

如何解决?放弃零和博弈?也许多次博弈是一个办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互信,使双方着眼于长期利益是一个办法。

理论上可以,但做到这点很难,更甭说在一个潜规则横行的系统里实现了。

在我们和运营商的合作中也是如此的尴尬,一方面拼杀来的项目是如此的钱少,没有可能大量人力投入,另一方面是客户对功能的过多(相对于价格)期望。甲乙双方冲突无处不在。难!

2008-05-10

战时生产委员会

原来美国在二战时实行的也是中央计划体制,专门成立战时生产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经济生产的统筹规划,将各产业的生产能力集中起来,大力生产战争物资,为二战胜利作出很多贡献,以至于斯大林举杯为“美国生产力”干杯。

真是“非常时期,非常做法”,中央计划体制在消费者时代效率低下,而到了战争时期就效率高。可能因为消费者没有明确需求,可能的产品无法预测,而战争只有一个具体目标:杀人,需要的东西也就那几样而已。因此,也就是“多个”生产委员会和“一个”生产委员会的区别。

2008-05-08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断断续续花了好几个晚上,终于把《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最后一章啃掉,其实难点就在那个描述多人囚徒困境的均衡分析图,样子太像普通的函数坐标图,而恰恰其意义又是特殊定义的,因此一开始很不习惯,怎么也看不明白。最后还是使出了以前读中小学时遇到难题时的杀手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定义,再对着图反复想像,手指比划两下,回头再看,如此反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算是搞懂了,再读后面就势如破竹了。用这种图示来解释外部性真是很巧妙,不光解释了多人囚徒困境,把那两条线相对位置移动,斜率改变,直线弯曲等之后,可以表现不同的涵义,并且都有现实情景对应,这点也正是数学的魅力之处,图虽不言,含义已见。

正如书名所示,整本书用来解释个体的微观行为或动机如何影响宏观行为。经济学的两个阵营:微观和宏观,各成体系,他们之间如何关联呢?本想从此书找到答案,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这不是这本书的主题。不过,总得来说,还是挺有意思的,书中对很多现象做了解释,这些现象都是个体微观动机对宏观行为影响的实例。之所以用一本书来写这个主题,不用读都能猜到宏观行为肯定不是微观动机的简单叠加。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书中最主要的入手点就是个体的行为会互相影响,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或选择不是独立的,每个人都会先看或预测其他人的行为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行为,对应不同情况,其影响的方向是不同的,但总是有影响的,比如在拥堵的北京决定开不开车上街,人们的选择方向是做“少数派”,而当决定买什么日用商品时,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大品牌,做“多数派”,诸如此类。

对于个人来说,其自然的行为总是按照自己的偏好,即所有当前可选项中在目前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而当大家都这样选择时,整体利益却无法达到最大化,相反,如果大家都放弃自己的保守偏好,则可能都获益,然而在没有信任和联盟的情况下,这种一致选择是无法达成的,这也就是囚徒困境。可见组织协调的用途,这或许也是政府存在的意义。

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也会对宏观行为进行加速或恶化(正反馈),这正解释了Refactoring动力之一的“破窗理论”,当一个群体行为达到一个“临界值”之后会迅速“恶化”。所以,如果能事先分析出这个趋势就可以采取行动控制这一过程,如果有利就使其尽快达到临界值,如果有害就防止其进入临界值。如此则可随心所欲。

当然,目前最大的实例就是股市的涨和跌了,尤其是中国股市,由投资者的信心支撑着,因此个体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大家都认为能涨,于是它就涨了,先相信这个的赚了大钱。当大家都认为要跌的时候,也会真的跌下去,后进入的会赔大钱。可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因此干炒股这件事得有颗坚强的心脏。

说这是一本经济学的书是没有错的,因为作者是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作者。如果说这不算纯经济学类的书我认为也是可以的,很多内容在其他书中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在系统论和博弈论中,有很多重叠,不过在这本书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互交叉印证,也挺好。

2008-05-02

再斯可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做决策需要思考,但不要犹豫不决。再,两次,向前展望,倒后推理?三思就是犹豫不决了,相当于多绕了个圈:我认为他会认为我会认为......

博弈论的一些策略可以破解这个预测循环。重读《策略思维》,主要内容做了个MindMap:

策略思维

2008-04-25

预言的自我实现

《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因为听到女巫的预言而走向罪恶的深渊,起先不相信,但禁不住前几个预言实现的迷惑,相信了自己未来会当国王,由于相信自己会当国王,于是迫不及待地将现任国王杀死,获取了皇位。同样,由于女巫的预言而对班柯大开杀戒,继而由于内心的不安和掩盖罪恶而大肆杀戮,最终众叛亲离身首异处,落得个身败名裂。一个功勋卓著的功臣就这么毁了,毁在了女巫的预言。

由于相信预言而行动,自己实现了预言,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权威人士或神秘“女巫”说某支股票会涨,大家相信这个预言,于是买进,结果是的确涨了。不过这个涨不是因为公司的业绩,而是由于大家的功劳,买的人多了自然会涨。最终,没有业绩支撑,手握高市盈率股票的散户们开始内心不安,恐怖气氛弥漫,时有利空消息(下跌的预言)袭击,于是恐惧的心走向崩溃,疯狂抛售,价格自然一落千丈。两个预言皆完美实现。股民们伤财闹心,女巫卷财而去。

人因权力而疯狂,因疯狂而更加疯狂,直至毁灭,实现上帝的预言。历史上此类事件极多,比如王莽,本来模范一个,结果却偶然间发现权力之柄如此之近,于是伸手试了一下,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疯狂以及更加疯狂,最终灭亡。可悲可叹。

又,在飞机上翻报纸,有人研究拿破仑滑铁卢之败,最终归结为拿破仑当时太疲劳了。在滑铁卢之前拿破仑横扫欧洲,靠的是战前的充分沟通,让每个人明白他的目标,然后放手让这些人去实现他的目标,取得一个个胜利。然而在滑铁卢之战中,拿破仑却接连出错,下达的命令极度混乱,大家无所适从,于是大败。这样说当然有过度简化历史的嫌疑,但也道出了重要的教训:沟通&目标。

2008-04-21

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猪鼻子插大葱能否成为象呢?不能。是否有点用处呢?壮个胆没问题。

电视上介绍藏族的说唱艺人,在换上特殊的服装/行头后能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地连续说上几个钟头甚至几天,和平时的他判若两人。也就是这些行头能帮助他们进入角色,进而沉浸在角色的环境中,进入另一个世界。这就是大葱的力量!

看来不能忽视很多外在的、形式上的“道具”,比如服装、头衔、个人用品等,这是给别人的判断信号,也是帮助自己进入角色的壮胆酒。

2008-04-05

创新——突破限制

 chuiqiqiu

气球,儿童玩具

 

20080404(019)

大一点,把人装进去。看我“水上漂”

 

feiqiqiu

'I' want to fly~~

 

reqiqiu1

加大,把人带上天

 

reqiqiu 

造型酷一点

 

feiting

人在外面风吹日晒的,不舒服,还是钻进去比较舒服

2008-03-30

快速考试法

一张试卷,一支笔。答题,从卷头到卷尾,从卷尾到卷头,或任意地方开始任意地方结束,再反复修改,直到煎熬至最后一秒,停笔交卷。传统的笔试都是这样的过程。

现在很多考生都在计算机上进行了,尤其是很多职业资质考试。试卷放在计算机上做,好处有很多,比如根据答题情况而决定下一题,机器判分速度快等等。

然而很多考试虽然搬上了计算机却只是笔试过程的复制,比如固定的试题,固定的时间,考试过后机器判分出成绩等。笔试是这个规则和做法,机考也继承了下来。需要这样做吗?一定要这样做吗?

以前的规则是在当时的环境限制下决定的,新科技和新工具的利用是可以消除一些限制因素的,这也是利用新科技的动机。特定限制因素的去除,对应的规则还有必要存在吗?

纸质试卷的限制包括:不能实时判分,不能临时换题,不能限制多次修改答案……

用计算机能否消除这些限制?如果消除可以设计怎样的考试系统?

实时判分、临时换题:根据前几题的解答情况决定下一题,如果答的好就出难题,大步前进,答的不好就继续出容易题,小步探路。这样可以尽快地测出应试者的对应高度,节省应试者时间。

实时判分、一锤定音:一路答下,不走回头路。100分的试卷,如果答错的题分值到达41,考试结束;如果答对的题分值达到60,考试结束。对于结果只看通过与否的考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以上两种方式的可行性都基于机考的基本单位为试题,而笔试的基本单位为试卷。如果仅仅将试卷输入到计算机,然后用键盘代替笔,显然没有利用到计算机的真正价值。

你还在照搬客户现实流程设计软件系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