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30

为什么和李连杰过不去?

刚看《面对面》,采访李连杰,自然有这两天的热门话题,李连杰的“壹基金”,其本人当然会宣传其理念“一个人一个月一块钱,自家人帮助自家人”,但也谈到了其他人的质疑。主要两点:

1. 李连杰本人捐了多少?
2. 李连杰用亿元建豪宅,却试图发动大家一个月捐一块钱做慈善,不免让人怀疑其作秀,没有真情实意。


第一个问题由于没有从节目开始看,没有听到如何回答,好像是没有透露,打死也不说,况且没人能打过他,呵呵。其实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是相关的,质疑者的想法无非是你用那么多钱来建豪宅,为何不节约点,直接更多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非得这么兴师动众地发动大家,来获取有限多的“一元钱”呢?你自己这么奢侈,凭什么号召大家来捐款呢?

在中国传统里,能够号召大家的人自己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否则别人凭什么听你的呢?并且,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自我约束、节俭、清贫的人,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奢侈享乐的人会是清白的、能为民做实事的人,所谓“清官”,即清贫的为民做主的官;相应地,能乐善好施的人自己也必须是节俭的。富人,尤其是奢侈享乐的富人都是被刻板印象为吝啬贪婪的人。按照这个逻辑想下去,很自然就怀疑李连杰如此行为的动机,得出当今颇为流行的“作秀”的结论。

虽然这些怀疑并非不无道理,但我觉得这些不重要。我们不能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凡人,即使他是明星,也不能以圣人标准要求。以圣人标准来要求凡人也是我们一贯的传统,只可惜大家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于是索性破罐子破摔,从极高的标准到没有自我约束,可悲。凡是都看“动机”,动机不纯,即使做好事也是坏的,只能一心为公,不得半点带私,这是对圣人的标准。行善必须自我节俭苦行,这也是对圣人的标准。

不管李连杰是否有作秀的动机,至少其愿意去发起一个公益慈善事业,对需要帮助的人是好事,即使动机不纯又何妨?即使其没有节省一半的豪宅投资投入到壹基金中,其只要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有这个好心来做这件事,又何必要求其“裸捐”呢?即使作秀成功,其获益的比投入的还多,只要这壹基金能帮助一些人,双赢又何妨?

况且有那么多富人、明显啥也没做,还经常偷税漏税,为什么不去质疑、审查他们呢?打出头鸟看来是有些人的爱好。

当然,在节目中,李连杰对有些问题的回答让人觉得是在狡辩,比如问为什么《霍元甲》之后说的不再拍武术片,而现在又在拍《功夫之王》等武打片时,说武打片、动作片不属于武术片,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武打只是打架等等,很明显这是在狡辩。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承认自己的想法改变又有什么呢?又不是圣人,偶尔说话不算数又何妨?人家孔圣人还经常承认错误呢,况且这又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即使是拍《霍元甲》成被告,如果能向霍家的后人道个歉,对人家造成的伤害赔个礼,这不是耻辱,相反是向圣人走近了一步。

因此,虽然他想在《霍元甲》中向人们表达他对人生的参悟、对名利的看化,但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其有点虚伪了,远没有达到其声称的境界。尤其在修豪宅这件事上,虽然其钱财来的清白,但应不是一个参透人生的智者所为。

2007-04-22

祸不单行?

强大的汉帝国在陈汤、甘延寿未经皇帝命令,擅自发兵斩杀匈奴郅支单于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无论西南夷、西域诸国还是北方的匈奴,莫不臣服于大汉,如有不从,大汉就会派出使臣去问罪,甭说别的,只要亮出陈汤的豪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莫不认罪臣服。这种问罪方式算是客气的了,运气不好的,遇上一个想立功的汉使或边境将领,直接带一帮兄弟,几十个人就可以飞驰过去,把不顺服的国王叫出来,直接斩首示众,再立一个听话的,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对付更强大一点的叛逆者也就是就地取材,从其他国家临时借兵,组成多国部队,一口气杀过去,结局也是一样的,把叛逆者脑袋砍下来示众。因此,根本不用动用大汉的兵卒,甚至在皇帝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擒贼杀王。哪向如今的美国,虽然如此之强大,为了杀一个萨达姆,还需要派那么多本国军队去攻打,后面跟着的小弟们个个躲在后面,纯属凑数,遇到危险就躲,凡是都得老大冲在前头,太没有面子了。

然而,这段的光辉历史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强汉的内部就出问题了。在孝元帝之后的两个皇帝(孝成帝、孝哀帝)都开始犯混,加上外戚、宠臣专权,朝廷乌烟瘴气,这二位也不是完全的糊涂蛋,所以对于那些敢说话的大臣的进谏还是能听明白地,知道有这些问题,但是仅仅是听听而已,终究没有决心或魄力去改变。可能也算他们点儿被,正赶上他们在位的几十年自然灾害不断,比如地震、大旱、大水等等接二连三,发生的频率按照当时大臣的说法是“古今罕有”,当时的观念是如果出现这些自然灾害,那一定是天子做错什么事了,上天怪罪下来,给个警告,所以这两个皇帝也够郁闷的,大臣们整天拿这个说事,有的攻击其他政敌,有的批评皇帝行为不合天子规范,还有的把这个和皇帝无子结合起来说事。这接连两个皇帝都无子,也的确够皇室郁闷的,无子就意味着正常的继承没办法进行,只能从宗族中挑选,这就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最终也的确给西汉带来了致命打击。

这种种的不幸,最终导致了西汉的终结,王莽取而代之。历史如此进行,多少让人有点遗憾,昔日的强盛转眼灰飞烟灭。这是为什么?偶然还是必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表面看来,这段时间的确对大汉来说是祸不单行,自然灾害不用说,这两个犯混的皇帝也接连登场,凑巧的是他们都没有亲生皇子(成帝的其他妃子生过不止一个儿子,可惜都在赵昭仪——赵飞燕的妹妹的哭闹中被成帝“亲手”杀死,这样的混蛋皇帝或混人也算是“古今罕有”),并且都有外戚、宠臣专权,如此等等,看来是物极必反律在发挥作用,证明其不可战胜,于是强汉倒下,王莽粉墨登场。呜呼,哀哉!

祸不单行。为什么会祸不单行呢?以前一直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主观感觉,人们对痛苦的感受的记忆要远远大于对幸福的记忆,于是感觉上就会有倒霉的时候远多于走运的时候,于是就有“祸不单行,福不双至”之感。然而仔细想来,“祸不单行”也却有其道理。往往这些接二连三的“霉运”其实都有一种根本原因引起的,在这种原因的主导下,“霉运”发生多次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接二连三的地震,虽然在古代看来是一个个单独事件,实际上却可能是地震活动期的来临,在这段时间发生多次地震,而在其他时间一次都不发生,这很正常。对于皇帝的昏庸、淫乱、无子、宠臣当道,这些也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一个主要原因,这些事情同时发生,就表现为祸不单行。

另外,例如涉及到人的命运,当然是人的特定时期状态在起作用。比如交友不慎会带来一连串的“霉运”:工作受影响、赌博、吸毒、犯罪……;颓废带来的一系列“霉运”:停滞学习、没有激情、不求上进、失业、银行追债、狐朋狗友散尽、家庭战争……。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如果说“祸不单行”的“祸”都因为是同一个原因,为什么这个原因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呢?这里就有很多偶然性了,比如“为啥就遇到这个昏君了”这个问题。但很多时候,这是由于事物的生命周期使然,比如说地震多发期,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又比如火灾的发生,可能由于电路的老化,这就是电线、插头等的生命周期使然,达到一定使用期限就会老化,容易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在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找出问题并且全部更换,下一次火灾或其他漏电造成的事故很快就会到来,既表现为祸不单行。其他的例子如:电脑部件的损坏、车祸的发生等等,都是由于产品的生命大限将近。

如此看来,为了打破“祸不单行”的咒语,至少要做到在第一次走“霉运”的时候,彻查“霉运”的原因,穷究根本,对症下药。更好的做法当然是连第一次“霉运”都预防住,不让其发生。这就要求了解事物的生命周期,防患于未然。

2007-04-17

文档不是定心丸

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因恐慌而心力交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今天就遇到一位。
“老板们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必须写一份详尽的文档”
“不是有文档吗?”
“那些文档太多了,每种业务一个文档太凌乱了,需要一个总文档,能够一看就懂的文档”
“这个不太好写,这个如果在高层看很简单,就是两句话的事,没必要再写个文档。如果看详细内容,看这些具体的文档就可以了”
“这样不行,你得写一个能让大家看得懂的文档,要包含必要的知识,以及其他文档已经有的内容,需要包含进去,便于理解,又不至于太底层、太细节。老板们对这块不明白,一头雾水,感到恐慌……”
“我还是不明白你想要什么,没有办法写”
“@#¥¥%……&×*&^%$#@!……”
反复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搞清除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文档。最后,让他发了一个范本,打开一看,分明和我说的已经有的文档类似。看来根本就没有读已经写的文档就要求一个overall的文档,在其眼里可谓:“文档,多多益善也”。
不过其倒是道出了一个PM(Project Manager)们的状态:恐慌!当然他是托老板之名说出这个词的,好比去咨询一个难以启齿的病,总是托朋友之名羞羞答答地问一样,作为一个PM,承认自己对项目内容毫无所知也是难以启齿的。
为何恐慌?因为他不了解项目进行的内容,对下一步如何做完全没底。这种状态是可以理解的,“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能不恐慌吗?
怎么办?只有两条路:
不懂就不懂,没关系,相信其他人能做好,授权给懂的人做就好了。
不懂就学呗,不需要成为专家,能听懂这些人说话,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就好了。
第一种方式是一般老板们的选择,不懂没关系,组建自我管理团队,把具体行动决策权下放给真正做事的人,对项目观其大略,当好教练与做好后勤即可。对于软件项目,最了解情况的人是做事的人,他们做具体行动决策是合适的,因此自我管理团队是适用的。
但PM们就不能这么“偷懒”了,他们是具体的执行人,不能把自己本职指派给其他人。如果后退那说明他就是多余的人了,已经没有教练和后勤可做了,没有退路。于是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学!
如果能“知耻而后勇”,那也算是“善!”了,从项目一开始就这样,慢慢积累下来,应该很快就能大体知道项目的内容,基本了解技术构架,出现问题时知道是哪部分,说原因能大体明白,知道什么是重点……这样就会重新找会对项目的控制感,而不至于生活在恐慌之中。
可是怕就怕没有“后勇”,他们认为自己是Manager,不需要懂技术,只需要会用excel、power point、Project等办公软件就可以了,不用操心技术。于是没有下功夫来了解这个项目的一些必要细节,甚至连做什么都不甚了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理解其他人的谈话,不知道下一个item的前提、是否可行等时,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能使这几个办公软件吐出漂亮的文档,于是进入恐慌状态。
于是就出现开始的一幕,恐惧的心需要用文档来安慰。(治病救人之前不妨模仿《天下无贼》中的刘大盗问问:凭什么你可以不懂技术?!不懂技术的你何必居此是非之地?!)
文档真的能成为定心丸吗?一份文档能成为“速效救心丸”吗?
相信有一份文档能使你看完就明白所有关于一个项目的技术情况吗?我相信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而全文档即可。
相信这份文档能在十分钟之内读完吗?呵呵,这个就看智商和阅读速度了,因人而异,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因此即使这是颗救心丸,它也不是速效的。
文档是什么?大学的时候软件工程书给软件的定义是:程序+文档。可见文档在软件工程里的重视程度,工作以后更是发现公司的开发流程里面更是以文档为主线,从初始的需求文档开始,经过“流水线”处理,最终的以文档包裹的软件就下线了。文档如此重要,于是也出现了过文档化的倾向。
由于软件代码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的,读起来也不直观,文档作为补充当然是很必要的,这个我是从来不反对的。但是好比中秋的月饼,豪华的包装剥去后,我们吃的是月饼,不是包装。对于软件,最终使用的是软件,而不是文档,即使是最终用户,在文档起作用的地方也一定是软件界面还不够友好的地方。因此,文档要讲究实效,不能为文档而文档。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按目标用户可以分为两类:
开发团队内部沟通的文档,包括各种设计文档等
对开发团队以外人员的文档,包括软件功能描述文档、用户手册等
对于开发团队来说,设计文档用于交流,既用于现时的横向交流,也用于将来的纵向交流。横向体现在让目前一起工作的人知道某一部分是如何做的,而纵向体现在记录功效,让后人能理解现在的设计,不至于随时间遗忘。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文档都是辅助开发人员理解软件设计。如果软件架构设计得清晰,代码写得易懂,这些文档为什么要面面俱到呢?毕竟如果文档和代码重复,也意味着一方改变,另一方也得跟着改,意味着要维护两份同样的内容,更不要提文档之间内容相互重叠的多份文档。除了给PM或老板们一个安全感,他们有什么用呢?
对于开发团队以外的人员,当然得有文档来告诉他们这个软件可以做什么,怎么做,毕竟他们不会来看代码,软件最终也要为他们服务,但这种文档也不能写多份,否则也有同样的问题,多份文档会极大增加文档的维护量。
因此,文档可不是“多多益善”的,没有即时维护更新的文档只会带来麻烦。
另外,又有多少人会真正读文档呢?没有数据,很怀疑。
PM们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因为没有为他们定做的文档,能一颗见效,医治那颗脆弱的心。首先,不会存在这样的一份文档,能够仅此一份即可奏效,更不能即刻奏效。其次,文档不是不花钱的,是有成本的。这样的一颗药,只为一两个人制造,太不合算了,尤其是在资源永远匮乏的软件项目中。
如果不能下功夫啃一些设计文档,那颗恐慌的心恐怕只能继续恐慌下去了……

2007-04-09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此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是念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拿来警告我们的,如果今天不把今天的事做完,都等待明天来做,明天又会推到后天,反正每一天都会有明天,这样永远也不会去做,到最后只能蹉跎岁月,怨自己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个警告是非常必要的。但大多数人总是有种惰性,有见事要做,并不是在知道这件事的当时就着急着手去做,而是非得等待最后一刻才去做,如果幸运的话,可以按时完成当然没有什么,但是往往会出些意外,于是不得不寻找些借口,向别人解释。在读书的时候,表现在往往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一看时间不够了,于是便借同学的抄写一遍,逐渐习惯成自然,不抄倒不习惯了。工作的时候,虽然人是长大了,可是这个惰性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比如指定任务在什么时间完成提交,往往就是在那个时间点大家完成任务,这倒并不是因为事先任务预计的准确,而是同样的原因,大家在拿到任务的时候会从后往前推,得出一个最迟开工时间,即使前边有很多时间,也得拖到最迟开工时间,这倒并不说明大家是故意这么做的,而可能是潜意识的一种习惯,即使从一开始就着手做,可能也是在低效率情况下运转,非得等待火烧眉毛才加速。

这是人的弱点,不可能完全改正,于是便有很多管理方法来对付这一现象,既然不能指望大家把任务的实际情况如实地反映在最后完成时间上,这样会造成很多时间在开始的时候被浪费掉,而在后来真正开始的时候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造成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为了让人在开始的时候就有紧张感,把预计的任务时间打个折扣,把这个时间作为任务的指定完成时间,而把折扣掉的时间放到缓冲池里,各个任务共享这个缓冲池,如果有某个任务由于种种原因延迟,也可以借取这个缓冲池中的时间,从总体上不至于延迟整个项目。这就是ToC(Theory of Constraints)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其实这种拖延的习惯不仅会耽误事,给个人造成直接痛苦,如被老师惩罚,被老板责问,也会给个人带来心理压力。有事情没有完成,在心里装着,很难玩得痛快。上学的时候最讨厌写作文,几乎每周都有作文,往往还都是周末,不得不写,但又不想写,于是便拖下去,多数情况下在周日的晚上才开始写。虽然在周日的晚上才写,但周六和周日的白天往往会想着作文的事,即使玩也玩得不痛快,因此,周末最快乐的不是周六日,而是周五的晚上。

既然这么多人受这种习惯的折磨,于是便有人想办法改变这一习惯,减轻痛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也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方法写成书,广泛流传。有两本比较著名:《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的另一本书《日事日清》,和David Allen的《Get things done》。

《日事日清》是一本很小篇幅的书,这是这个作者的一贯作风,让人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个围绕作者想说明的一个方法或道理而编撰的小故事。这本身作者想说的也是三句话:

  1. Priority 优先要务:列出任务清单,按照重要程度给这些任务排顺序
  2. Propriety 合宜: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目标不能订错了;其次要在正确的时间做,不是所有的事情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做,时机很重要;再者,要和正确的人一起做,合作伙伴很重要,不能一开始就找个不合适的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人一起做;最后要得到正确的结果,歪嘴和尚也得把经给念正喽,否则再努力也成不了正果的。
  3. Commitment 执着:专注于重要的事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主要任务即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地,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所有任务,所以必须有所放弃,在必要的时候说“不”。对于这些重要的事务,每天做到日事日清,并持之以恒,这个是非常重要和困难的,所谓人做对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对事。

如何给任务确定优先级呢?很多书都提到了以重要度和紧急度来衡量,如下:

  1. 重要&紧急:尽快做
  2. 重要&不紧急:不一定立即做,但要投入大量时间做,因为如果不这样,早晚会变成重要&紧急事务,这样就变成问题驱动,很被动。而对这类事务的时间投入,会减少第一类事务,逐渐达到对事务的掌控,做到游刃有余。
  3. 不重要&紧急:投入多,收益小,能不做就不做,授权其他人做可能更合适。
  4. 不重要&不紧急:不做

总之,关键在于降低对3,4类事务的时间投入,以便能更多地投入第2类事务中。最糟糕的情况是被第3类事务所纠缠,而第2类事务没有处理,后来都转化成第1类事务,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如何判定事务是否重要呢?这本书给的也是两个维度的衡量:

  1. 必须做&有兴趣:做
  2. 必须做&没兴趣:做
  3. 非必做&有兴趣:有时间才做
  4. 非必做&没兴趣:不做或授权其他人做

将这两杆秤结合起来就能把任务列表排序了。当然,这只是一个主观的衡量,虽然看起来很标准,但对所有任务,所有维度的数值都是个人的主观判断。

《日事日清》这本书说明了要专注于重要事务,坚持日事日清,打倒拖延的作风。而《get things done》这本书则介绍了一个方法来减轻任务对人们的潜意识压力,虽然有的人不是那么明显,但有事在心里放着总会造成一定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降低做事的效率,产生伤害,恶性循环。

《get things done》书中介绍的方法被称为GTD方法,要点就是把大脑中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写在纸上,这样就不用大脑记忆很多要做的任务,释放占用的“缓存”,也不用担心会遗忘或遗漏,降低潜在压力。

把这些任务写在纸上或卡片上之后,集中处理,对这些任务分类,如:时机未成熟,时机成熟,无须做,信息(无须做);再对时机成熟的任务分解,找出每个任务的下一个具体动作,标识出具体做法,如立刻做还是在固定时间做,或者分配给其他人做。

并且这些具体的动作如果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如两分钟内)就能做完,那么在处理的当时就立刻做。否则形成动作列表,按照动作类型分类,如电话、面谈、文档等等,对每一类型能批处理就批处理,提高效率。

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这些列表进行review,不断更新这些列表。同时,最好每周有总的review,来检查个人的总体走向。

GTD对于多任务环境应该是比较适合的,有一套系统来释放大脑,保证不会遗忘,当然会减轻压力。但同样需要持之以恒,否则就不会对系统很信任,这样也就不会减轻压力。

试试,也许管用:)

2007-04-02

搭便车,搭了白搭,白搭谁不搭?

免费的便车,可就是有人不搭,不光不搭,还要痛击提供便车服务者,很荒谬?可就有这种事。

李文者,李敖之女,现在北京教书,其出名不在于其教书,而是在于其对不文明现象的投诉、打官司。昨天偶然看到这个访谈节目,以前也有耳闻,对于其斗争的态度比较赞赏。

因为一直在美国生活,突然来到北京生活,不适应总是有的,对于大多数人慢慢就习惯了,即使做不到随波逐流,至少也司空见惯、麻木不仁了,节目中的白人老外就是这样,自述到中国后慢慢就适应了中国人的思维,在中国用中国人的标准,而不是用美国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国人。呵呵,怨不得很多老外在自己的国家规规矩矩,到中国呆一段时间就被同化了,积极参与到抢红灯、不排队等行动中,看来一样的原因:悟了。在他旁边坐着的土生土长的教授模样的长者就更不用说了,开口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自有规矩,还说西方是“罪”文化,中国是“耻”文化,具体到李文打官司这件事来说就是西方的“罪”文化的体现,即你有罪,我就得惩罚你,而中国人习惯的处理方式不是这样,中国人常用的是“臊着”,也就是犯了错误后,虽然大家不正面指责你(当然背后会不会指指点点就不得而知了),但会不搭理你,孤立你,于是你就感到耻辱,于是就改了。当然这个“知耻而近乎勇”的想法是很美好的,正面指责当然很容易产生冲突,流血牺牲也是可能的,所以在以中庸、明哲保身为处世态度的大多数人看来这个“兵不血刃”的计策当然是上策。但这管用吗?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不文明现象还是很多,和那些文明国家有很大差距,好像大家有不文明之举之后也没有感觉到“耻”,原因何在?可能是那个教授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将教化达于百姓,以至于如此高招没能起作用,颇有“刘项原来不读书”之憾。

应该是受李敖好斗不妥协的影响,李文在这些不文明现象面前不低头,为了中国人的面子,为了中国文明起来这个理想,战斗到底,大量进行投诉,起诉,频繁出入法庭,当然得罪不少被诉者,以至于受到恐吓报复,家里的玻璃都被人用弹弓打破了,这么惨烈也没有放弃,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很不容易,怨不得只有李敖的女儿能这样做。节目中采访的很多人对此也不理解,认为鸡毛蒜皮的事值得吗,和这些小事过不去不是自己找麻烦吗。有个海龟律师当场就算起了经济账,说他花同样的时间帮其他人打其他效益好的官司能挣多少多少钱,而打李文这些官司没有多少钱可赚,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不合算,所以不会接这样的案子。这个海龟就是不一样,见过世面,经济学的墨水看来是喝过的,可能喝的太多,把一切都经济化了,把所有事情都转化成$来进行比较,于是这个世界变得简单起来,运筹帷幄,决于计算器也。不过这个海龟律师的确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打官司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对于有李敖这样的老爸寄钱过来打官司的李文,可以用十几万打官司,得到两千元补偿,做这个亏本生意,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为生机奔波的人当然不会把自己的饭钱送给法院,打一个铁定亏本的官司。看新闻报道中很多人费尽周折维权,投诉或状告违法商贩,侥幸获胜后得到的赔偿也多是受损失的商品价格,对于投诉者当然是亏大了,而商贩却偷着乐,因为法官或法律制定者太“仁慈”了,自己获利:M/P (P<<1),却只赔偿了M(M为一次违规获利,P为客户较真率),即使输了官司也赚了大钱。况且这样的判决让这个较真的客户在胜诉后也得不偿失,伤透了心,还不如忍气吞声,这对其他想投诉的客户来说是很好的警示,投诉率进一步减少,可以肆无忌惮地违规了。

李文的这种不计成本的做法,再利用她的影响了,媒体的追捧报道,我相信是会起到一些作用的,而这些成果是外部性的成果,为我们这些旁观者所共享,虽然我们没有付出任何东西。因此可以认为我们搭了李文的便车,对于这个便宜,我是很乐意占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的,当主持人问到谁认同李文,绝大多数人举牌赞同,问到谁赞同李文的做法,绝大多数人举牌,问到谁会向李文一样行动,只有两三个人举牌。这说明了大家也是不想自己买车,而是想搭免费的便车。

然而却有一部分人对李文表示反感,甚至是打击,认为是和中国人过不去,或认为想借机炒作自己。这些人想的真多,太有才了!廉者不乘搭来之车?可是他们也没有自己买车开啊。也可能是他们见不得有人开车,既然有人步行,凭什么你就开车?!不是破坏团结吗?!依稀又见到了鲁迅那个年代的国人,被清醒的异类从睡梦中吵醒之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围攻这个破坏美梦的人,打倒后好继续昏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