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岂有此理!!!情况危急,不请祖师爷下山看来镇不住这帮妖魔了”,于是从废墟中爬起,一瘸一拐地向祖师爷居住的西方仙山飞去。

见到久别的祖师爷后,抱头痛哭:“您老给的屠刀不够锋利啊,对付不了那帮小毛贼,您看我这遍体鳞伤的......”

“哦?!有这等事?把详细过程慢慢道来”

“&^%$#@!..............”

“原来如此。这可不是我的法宝有质量问题,而是你使用不当造成。既然你大老远来了,不能让你白跑一趟,就再给补补功课吧,好好听着,不许像以前一样打瞌睡。

软件开发属于知识生产,除了知识之外没有别的生产原料,生产的产品也没有实物,所谓的光盘只是载体而已。其他的制造业中,企业购买的主要是员工的时间,而无须他们的知识,这些企业可以制定出详尽的操作流程,制定操作流程这样带有知识性的工作是已经存在的,无需普通员工进行,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遵守就可以了。生产的产品也是以实物存在。因此,管理这些员工的监工可以通过测量这些生产结果或监视生产过程获得准确数据,对想捣乱的小毛贼进行精确打击。

而对于软件开发,雇佣员工不光要雇佣他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雇佣他们的知识。生产的投入是知识,结果也是虚拟存在,不可以测量实物的方法测量,能称量软件的天平如来佛祖都没有能造出满意的成品,你小子怎能妄想用称量的结果来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呢?!更何况生产的过程也是几乎不可见的,不像在生产线工作一样能计时。

原材料部分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既然原材料是知识投入,这知识的质量,以及投入的多少就是重要问题了。可是这些又不是能称量的,你又没有学会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能钻的人家脑袋里,难怪人家给你步炸弹你都不知道,还以为收到金元宝了呢!

知识生产既然要聘请员工,那一定说明有些知识是员工拥有而老板所没有的,并且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只有做这个的员工才最清楚,因此,可能员工是专家,而老板不是。这和普通制造业是不同的,在那里监工可以掌握所有知识,而员工只知道自己做的那块,因此监工具有知识优势,可以拥有很强的控制感,进而有安全感。而你也想通过采集数据的方式获得控制感与安全感,可是没有如来佛的天平,你的片面数据当然会大错特错了。

不过也不要灰心丧气,虽然通过数据获得不了安全感,但还是有其他办法得到的。之所以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你不相信那些员工,不相信他们能在没有胡萝卜与大棒的情况下能做好工作。如果你能真正相信他们不就解决问题了嘛。相信他们当然前提他们是可信的,如何做到这点呢?

首先他们得具有可信的特质,这就需要在招聘的时候用火眼金睛来透视了。至少两点很重要:

  1. 能力。也许这个词很空泛,具体点说可以简单认为是:现有知识+智商。能力对知识生产的生产率来说很重要。在软件开发中,能力强的程序员和差的程序员的效率差别往往可能是数量级的差别。如果确实招不到现有知识和智商都强的人,那就选智商。有高智商就有塑造的可能,也就是一定要Smart.
  2. Self-motivation。拥有这个特性的人会有很强的责任感,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完成高质量的工作,有奉献精神。

拥有这两种特质的人为你工作,你还不放心吗?如果不放心,那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而心虚了。

这些人有能力,可是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工作,给他们以高质量的培训那也是不行的。这些人带来的知识只是他们以前已经拥有的,和目前需要的肯定有差距,而作为企业,是应当有知识积累的,如何管理这些知识积累并且在需要时下载到员工大脑里就是你的工作了。

对于Self-motivation,这也不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如果不努力经营,很快他们就会对公司感到失望,进而丧失这个特性。保持或激发这个特性需要老板们的以身作则,更需要对员工们以诚相待,真正地关注他们,而非监视他们:

  1. 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不要仅仅把人当驴子使,然后再卸磨杀驴。这样顶多吃点驴肉,没有其他好处。提升他们的能力和价值,他们才会自信,才会从内心里喷涌出工作的动力,一发而不可收拾。
  2. 公平,如待遇、机会等,虽然无须胡萝卜的引诱,但总要能在付出以后得到丰衣足食的待遇,使其感觉到一个字“值!”。

有了能力,又有了动机,现在就缺劳动工具了。高效率的工具对于高效率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仔细挑选,反复磨合。什么样的工具才算是好工具呢?

  1. 生产效率高。
  2. 顺手。使用舒适而不是痛苦,make life easier not harder。不能让人工作后像卓别林在演的电影中一样。
  3. 为工作者的工作而定制,而非为老板的监管而定制。否则就是重蹈你的覆辙。如果在满足工作者的便利后还能额外提供管理的便利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那当然更好,但不可用这些管理便利来监管或控制工作者的工作,否则会引起反感,破坏劳动工具也不是不可能地,奴隶们会干的事况程序员乎?

万事俱备,工作可以开始了。这帮让人省心的员工在工作着,你还在旁边愣着干啥?授权啊,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相反你没有,他们更有资格做一些具体工作上的决策,比如设计方案等等。授完权呢?赶紧干自己的事啊!很多工作等着你呢。比如上面要求的培训计划、员工关注、工具定制等等。

另外,你的“管理者”的“管”字应该去掉,称作“理”或“护理”也许更好,工作重点转变为支持了。

嗯,下课,本补习课到此结束。回去吧!

慢着,走之前请放下屠刀吧,回炉重造成水果刀也许更好,做后勤需要水果刀的.......”

2007-03-26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们为何要探寻世界万物的原因?可能最大的动力就是改造世界。要改造事物,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事物运行的规律,即背后的因果关系,直接从因下手,以便得到正果(理想的结果)。

人类的发展也证明我们的确做到了,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交了很多学费,逐步摸索实验得到的成果。有时候还得靠着运气瞎碰瞎撞,间或有所得。何出此言?

至少有两个困难:正果是什么?主因是什么?

这里就涉及到如何来描述事物,通常我们用一系列指标,如对于实体人的身高、体重等,对于非实体的生产效率等。对于身高、体重等很直接,有标准的单位,而对于生产效率有的就不那么直接了,如学校的效率如何描述呢?每年毕业的学生人数?毕业学生的就业率?毕业学生的平均素质?毕业学生的平均薪水?......没有一致的标准,大家随着自己的意图,任意选取,任意组合,于是便出现各种各样的学校排名,争来吵去,好不热闹!

指标确定以后,便可以照这个指标来做文章,朝设定的方向来改进,当然先得找到导致这个指标改变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办事,于是意向中的指标便上去了。如,通过合并和扩招,高校的年毕业人数增加了;通过扩张热门专业减缩冷门专业,学生就业率提高了......然而这些是我们对学校提高效率的期望吗?从学校对社会的贡献或效益来说,这些结果是我们期望的吗?

为什么会有疑问?因为指标并不能代表事物本身,指标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仅仅是关联的现象。指标改变的规律和事物运行的规律也可能是同一个规律。甚至两者相矛盾,按照改进指标的规律来行动反而会使事物往期望相反的方向前进。

例如对于软件开发,很多公司采取了很多指标来衡量开发的效率,如人月代码行数、千行代码bug数、千行代码注释行数......每隔固定时间,花费巨资打造的管理系统便自动运行,吐出图文并茂的报表给躲在宽阔的老板间里的老板,这报表对时常感到对手下这帮只会整天埋头写代码的程序员失去控制感的老板来说意义非同寻常,重新获取控制感就靠这些数据了,于是便仔细逐项阅读,突然眼睛一亮,拿起电话,强压怒气:喂!***,怎么搞得?为什么这个月的代码量减少了10?千行代码bug数增加了1个?这样下去让我如何向部门经理汇报?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这个垂头丧气的***从老板间回到自己的四人隔间后就开始面壁思过,很快就有办法了,至少能保证下个月不被点名。具体办法就是:不再对代码进行重构,保留重复代码,这样写的代码行数就多了,虽然这样的代码以后修改很麻烦,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和Tester搞好关系,找到bug后一部分私下解决,这样下月的千行代码bug数就会减少,虽然这些bug应该进入管理系统,以便日后追踪,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想到做到,结果非常明显,系统再次统计的时候,***因为进步很大而被老板口头夸奖了一番,略施伎俩,就轻松取胜的***好不得意。然而却也埋下了定时炸弹,虽然心里也很明白这点,但至少目前不会爆炸,老板高兴,他也高兴。

炸弹总会爆炸地,当然是***和老板“同归于尽”,但由于全部达标,老板也没法给他定罪,居然逍遥法外。老板在受到老板的老板的批评后也开始面壁思过,半天过后,打开老板间的门,得意地找IT部门,要求升级管理系统,加几个指标统计,如重复代码数量等等;并且找到tester,许诺以后每找一个bug奖励多少¥......

等这些正式施行的时候,这些新加的指标并没有难倒这帮具有黑客精神的程序员,没到一个小时就被“破解”了,如在代码里多申明变量,之间来回赋值等等。等到下一次报表生成的时候大家当然都轻松达标了,只是最近和tester关系比较糟糕,经常发生冲突,离见面就出手的程度不远了。整天坐着没有运动,有机会出去练练也好。

当然,这些表面的平静总是短暂的,爆炸声时时响起。每次爆炸之后,都会修改管理系统。这可是老板们的命根子,是控制感、安全感的所在,虽然时常发生爆炸,但老板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终有把所有漏洞堵上的时候。而程序员们对此已习以为常,只要是系统,他们就能找到漏洞,动力则来自于躲避老板们的狂风暴雨,他们的信念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007-03-19

贩毒挣大钱?

《门徒》里好像给出了答案,老大当然不用说了,吃按克付钱的鹅肝酱像吃豆腐脑一样每人一碗,就连下面的三个兄弟也每人都有几千万的退休计划,能有这个计划,说明这是可以挣到的。看来贩毒这个行业前提无量啊!

果真如此吗?

《魔鬼经济学》这本趣味经济学书中正好有一章,专门讨论了毒贩子们的收入情况。引出这个话题的是作者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毒贩子们通常都是和妈妈住一起,而这和影视片中描绘的毒贩子很有钱存在矛盾,因为如果很有钱,就可以自己买房买车,没有必要和妈妈住一起。研究这个现象的研究者通过多年和真实的黑帮团伙紧密接触,获得很多真实的数据,如团伙成员人数、贩毒收入、成员工资等等。得出结论:大多数贩毒者赚不到钱,甚至为了加入黑帮还得交钱,即使是成员也每月只有几百美元,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只有老大可以每年可以挣几十万美元。这里的老大管理一定数量的街区,因此也需要向更大的老大缴纳一定的费用。完全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照作者的看法,这和快餐连锁行业很相似,加盟店老板拿大头,剩下小弟们就仅够生存所需了。

其中也提到了贩毒者的风险,最低层的小喽罗们在街头死亡的可能性极大,好像是四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为25%,这个概率远远大于美国的死刑犯的死亡几率。这么大的风险,这么少的钱,这些人为什么还做呢?原因在于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由于出生在贫民区,没有良好的环境,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自然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贩毒是最“合适”的工作,傻子也知道如何把毒品卖给一个被毒瘾套牢的瘾君子。想起以前看的《血酬定律》,也说到了在生存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人们会用“血”来换取生存资源,如造反、入草为寇等,以命博命,以死亡的危险来换取生存的可能,赚取生存可能的差值,可悲可叹!(悲观看来,所有的为了满足马斯洛需要模型中生理需要的工作都可以看作赚取“血酬”)

既然是逼上梁山的,如果逼反的因素去除了,这些人会接受招安吗?应该会的,以命换命应该达到所能接受的底线了,情况变好,必然会反弹。没有环境的逼迫,没有人愿意拿已有的命换延续的命,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打击这些贩毒活动可能光靠抓捕这些毒贩可能还不够,毕竟抓了这个还有下个会加入,不解决这个毒贩生存环境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扫除贫困,给挣扎在生存与否边缘的人们以合法的生存机会才是解决之道,政府不能袖手旁观,否则这些人带来的危害会远远大于给他们改善环境所需的投入。中国目前的情况好像也很有危机,城市化推进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城市中失业人群以及其他失去生存资源的人能否得到一定的生存保障呢?早点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提前化解危机总比灭火要好。

《魔鬼经济学》是本很有趣的书,通过一些社会现象来说明隐藏在其背后的真正经济学原因。这些现象都是很常见并有迷惑性的,因此有很多的原因解释,但往往都没有找到真正的背后原因,而都是一些表象。也就是说平常的很多现象与我们的解释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而是关联关系。也许关联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现象的发生,如雷电和下雨的关系,但要改变或根治某个问题就不能在和其有关联关系的地方用药。头痛医脚,岂不缪哉!

错误归因是人们常犯的错误,有其心理学的原因,在《判断与决策》中介绍较多。也许不能完全避免,但遇到某个现象需要解释时,得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方探询。

2007-03-16

知其一,不知其二

偶然看到西点军校考试无人监考,马上联想到以前也在报纸或网上报道看到过国内的大学或中学试点无人监考的新闻。继续往下看,为了保证没有人作弊,西点军校对作弊违规的学生处以退学的惩罚,不知道国内的无人监考是否有这么严厉的惩罚,以前没有注意。关键点还在后面,即西点军校为了避免同学间包庇的现象,规定如果发现有人作弊而不举报,那么知情不报者同样会受到退学的惩罚。如此一来,惩罚作弊者就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有切实可行的机制保证作弊被发现并被举报的可能性极大。

反观国内所谓的无人监考,好像没有见到这样的“连坐”机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说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增强其自尊,使其耻于作弊。用圣人之德来感化那些双手抄满公式定理的潜在作弊者,使他们放弃分数,立刻成为遵守考场纪律的荣誉学生。不知最终是否真正达到目的,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结果,不知道是否有人作弊,即使看到别人作弊,也不会有揭发的动力,何苦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做一件有风险的事呢?这是博弈中极力避免的情况。

我是不太相信在这些缺乏“连坐”机制的无人监考考试中所有人都能成为“圣人”的,道理很简单,既然其他人没有揭发自己的动力,作弊就成为没有风险的事情,而作弊的收益又大到足以让人铤而走险(曾经流传过一副诙谐对联“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横批:非过不可”)。无论别人看到与否,作弊的选择都会优于不作弊,因此,最优策略当然是一个字:抄!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明人是有精神的,能被感化,能在美德的指引下放弃恶念.......这些我也是相信会有的,但是我不相信所有人都是这样。而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达到这个道德高度,利用其他人的美德而获利,就无异于对非“圣人”的道德者的当头棒喝:“老实人是要吃亏的!作恶不受惩罚!”。这些人便会迅速“醒悟”,于是道德联盟解散。

这样看来是非常悲观的,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宿命呢?那就是“机制”,防止意志不坚定者动摇的机制。这种机制必须是具体而且可操作的,而非道德感化中的泛泛而谈。通常假设人之初,性本“恶”,用机制约束人的“恶念”,以至于“善”。除了上面的西点军校无人监考中的“连坐”机制的故事,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两人分食的故事。假定在食物贫乏的年代,两人分享有限的食物,由于人的“自私”,每人都想多拿一点。如何才能公正地平分呢?如果按照普通的排队方法,先到先取,必然取走了大部分食物,甚至全部。智者设计的机制是让一个人把食物分成两份,而让另一个人先挑选。如此一来,分食物的人必然有动力把两份分的尽量一样多,否则就被另一个挑走了大份,自己吃亏。这个机制很简单明白,可以在实际中执行,结果是限制人的“自私恶念”,而达到天下为公的“善”。

照此看来,实在是对“三个代表”,“八荣八耻”这些党中央的及其他口号所能起到的效果深表疑虑,光靠层层学习是达不到目标的。

还有一点,好像我们的无人监考就是学习西点军校的做法,然而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东西没有学到呢?也许是我们学习的心情太急切了,我们落后的太多了,必须跑步追赶,于是对者书本翻一页做一页,还没有等到看完前三章就做完了实验,宣称自己掌握了。

以前网上有个Flash动画,画的是有人得到《葵花宝典》,翻开第一页:“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练功心切,于是“咔嚓”自宫。忍受巨大疼痛,翻开第二页:“如不自宫,也可成功”,眼冒金星。忍着往下翻:“ 就算自宫,未必成功”,瘫倒在地。剩下最后一页:“如已自宫,赶快入宫”,此人至此口吐鲜血。惨痛的教训啊! :)

学习是没有错的,但要学到精髓,不能在皮毛处停留。知其一,更要知其二。否则就会有自宫后的哭诉:“这辈子尽吃没耐心的苦了......”

2007-03-12

远离公害产业

“说错了吧,应该是说远离有害产品吧?”

“没有,远离有害产品是针对用户的,而这里是想对生产销售有害产品的老板们说的......”

看了刘德华主演的《门徒》,感觉非常不错的电影,虽然是资本主义香港拍的商业电影,但是在宣扬毒品的罪恶方面远远较一些旗帜鲜明、充满旁白说教的某些主旋律电影或类主旋律电影效果好多了。

毒品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这个是有目共睹的,在绝大多数国家也是被禁止的,制造销售毒品都被认为是在作恶,因此会被警方打击。但在电影中刘德华演的香港毒品老大阿昆却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当警方卧底的阿力无意中说毒品害人时,阿昆立刻激动起来,大声快速辩解,大意是:吸毒是吸毒者的事,是他们自己愿意吸,我又没有逼他们吸,连宣传推销都没有(同样害人的香烟却披上了合法外衣,到处做广告),是他们自己找死。

然而这段激动的辩解是洗不掉自身犯下的罪恶的,虽然已经决定把生意交给门徒(警方卧底阿力),但还是逃脱不掉最终的惩罚,落得个身陷囹圄,割脉自尽。其实这个贩毒老大自己也是不相信他自己的辩解的,从他的激动情绪就可以看出来,自己心里有愧,才会如此敏感和激动。只是贩毒这个产业里面巨大的利益才使他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

很明显,制毒贩毒这个产业是公害产业,对社会有害,这个大家已经取得共识,并且采取了行动打击这个产业。然而,还有很多同样是有公害的产业却在社会上披上了合法外衣,横行无阻,如烟草、网络游戏等,甚至赌博也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是合法的。和电影中的阿昆一样,这些产业的参与者当然也不会承认他们做的是公害产业,不认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他们的罪过。

几年前曾经和国内著名网游运营商光通的老总一起吃过一次饭,在饭桌上不合时宜地提到了网游害了不少人,浪费了很多人的时间。这位老总的回答和阿昆的回答差不多,即游戏是游戏人的事,他们上瘾是因为容易上瘾,如果不上瘾玩游戏也会玩别的,例如网游出现之前很多人迷恋麻将、扑克之类的,云云。

其实,这些辩解看起来也有其合理之处,根本原因是受害者的内在原因,比如电影最后阿力的理解:空虚,这里不讨论这个答案是否正确,但有受害者内在原因是肯定的。人都是有很多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这些欲望和需要就可以挣钱。关键是如何满足这些欲望和需要,比如说空虚,可以用毒品来满足,也可以用书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满足。显然前者是恶的,后者是善的。因此上面的辩解是不成立的,不能因为受害者自身有原因就能否认自己的责任。

除了公害产业,我们可以称其他的产业为公益产业(此公益非彼公益)。公益和公害产业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有益就是公益产业,对社会有害的就是公害产业。公害产业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而公益产业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目标,赚钱是结果而已。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为公害产业的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愿意自己的朋友或孩子成为该产业产品的使用者。电影中的老大阿昆的态度是很明显的,当反叛的大女儿抽烟时即大发雷霆训斥一番。你的呢?

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远离公害产业,促进“公益”产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2007-03-11

广告v.s.窄告

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泛地告知,在这个商业广告无孔不入的年代找出一个没见过广告的人可能和找一个大小病从来没有得过的人一样困难。如此流行至少说明了商家对其效果的认同。

然而,也有一些人发起了挑战。Greg Stielstra就是著名的一个,其PyroMarketing一书就阐述了广告所不足的地方。其认为广告只所以在以前一直都很有效果,是因为早期市场同类产品的单一化,人们的选择比较简单,只要知道有这个产品就可以选择,因此采取广告的办法让更多人知道产品会有更大的销量。而目前的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日益丰富,琳琅满目,给用户的选择固然多了,但往往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尤其是对不熟悉的用品。

这的确是个糟糕的问题,对用户来说是选择的成本加大,对商家来说是广告投入的加大。并且,对想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新进入者带来了更大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小公司,没有那么多资源拼广告。

PyroMarketing中提出(或曰总结)了一个市场产品推广策略,暂且杜撰为“窄告”,以对应“广告”。这个策略的一个形象比喻是点火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容易理解,以前在家里冬天会生煤炉子,就是这个过程。分四步:

  1. 找易燃的小木柴做引子
  2. 用火柴点燃小木柴
  3. 在小木柴上放煤球,扇风,煤球会在被小木柴生出的火引燃
  4. 当一节煤球要燃尽的时候,在上面落上新的煤球,新煤球会被即将燃尽的煤球引燃

很简单的过程,却很能说明窄告的过程。

对应于小木柴与煤球,产品的用户其实可以分为“发烧友”与“普通用户”。发烧友是那些比较容易接受产品的用户,往往是这类产品的“专家”,精于挑选产品;而普通用户则是其他不太容易接受产品的用户,往往只是使用该类产品,在选择产品时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主意,更多地参考其他人的选择。

窄告过程也是四步:

  1. 找出发烧友:关键在于如何找出这些用户,他们在什么地方?每种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发烧友。这个发烧友群会比较小,但很有影响力,这样才能少花钱办大事。
  2. 让发烧友体验产品:一定要是能让他们一见钟情的产品,如果产品很差,可能会起相反的效果。
  3. 帮助、诱导发烧友影响普通用户购买产品:好东西,和大家分享,这是有面子的事情,前提是好东西。另外,产品要有个性,能让普通用户注意到发烧友的不同。比如iPod的白色耳机和耳机线,与众不同。
  4. 记录下购买产品的用户:此类产品的下一轮推广就有了目标。

其实,这个窄告的策略应该不是Greg Stielstra的首创,在这本书出现之前就有很多这样产品推广的案例,如商家的新品低价推销、免费试用、Gmail等的推荐注册等等,但这本书首次这么明确和形象地把这个过程规律化了出来。

此策略重点在于利用发烧友来影响普通用户,在生活中实实在地影响,而不是那些明星拿了巨额广告费后在各种媒体上言不由衷地号召。

更重要地是这是一个低成本的方法,特别适合于“穷人”:)

2007-03-09

抄袭策略

抄袭在正直人看来无疑是个有损于道德地,尤其是考试中的抄袭,让这个最后的相较而言公平场所变得不公平,在我们这个超级考试大国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平时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都会教育和监管大家不要抄袭,除了升学考试,有的老师会教唆那些本无希望的学生拼死一搏,总不能坐着等死,这可能是对“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的另类应用。

本人也曾在这方面相当正直过,甚至有点极端,在大学以前做作业在自己做出来之前都是耻于看参考书,非得自己“原创”才好。刚上大学时,这个传统毫无疑问地继续下来。第一学期的C语言课,遇上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老师,可能是自己太牛了,觉得C语言太简单,不值得劳其大驾亲自讲解,于是一学期没讲几句话,上课的时候在旁边站着,我们自己看书做作业。这个作业是开学不久就布置下来的,用C语言开发一个图形菜单生成器。事后看来在VC等图形化开发环境中,这是IDE提供一个基本功能,但要用C语言写一个,虽然不要求能实用,对当时刚真正接触电脑,刚对着书本看if...else, =,==这些东西的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

老脾气,不参考任何其他资料,要仅凭课本上的知识独自把这个做出来,不看其他书中的相似程序,绝不能有丝毫抄袭。一个学期,苦苦地“求解”,在纸上写下程序,然后到机房输入、调试,从如何编译开始到如何能编译通过,苦苦斗争。最后结果当然很失望,高中的那套非抄袭不参考方法不灵了,这个作业超出我能独立完成的能力之外,到最后只能老老实实地交了一个能运行,但很丑陋且不能正确产生菜单的程序。最后一个给老师演示程序,很被老师鄙视了一把,得了多少分忘记了,但应该是全班最低分。按说得这么差的结果,应该心情很糟糕才对,可是当交完这个作业后却心情很好,感到很轻松,不管怎样,终于可以不作这个作业了,已经快被折磨崩溃了。

经过这个痛苦的作业,知道了在大学学习不能死搬以前的方法,以前的学习主要训练思维,而在大学很多课程需要接受大量信息,而不是自己推导出这些信息。参考别人的东西在大学的学习中是必要的,只要能消化吸收即可,甚至在编程来说,读别人的源码学习是必修课。当然,这不是说可以原封不动地抄袭,而是在自己开始学习的时候的一个迫不得已的方法。

当沉浸在多年前发现“抄袭”在学习中的作用的沾沾自喜中时,看《策略思维》才知道“抄袭”有更大的应用,原来还是博弈中的一种策略。举的例子是帆船比赛中,如果领先者只有一个紧跟者,那么领先者就可以通过“抄袭”一些紧跟者的操作保持领先优势,比如当紧跟着调整航向时,领先者可以做同样的操作,这样如果风向改变成有利于调整后的航向,那么领先者也同样获益,而不至于被赶超。即使改变后速度变慢,那也是一起变慢,也不会被追上。这就是“抄袭策略”。

同样在商业中也有很多应用。很多领先的公司创新能力并不突出,而是等其他公司的创新取得初步成果后再拷贝过来,由于拥有更多资源,往往最终获得最大利益,继续保持领先,甚至扩大领先优势。微软和苹果公司可能就是例子,很多人因为微软的抄袭苹果而瞧不起微软,殊不知这恰恰是微软的策略,虽然不那么让人称道,却最终赚得个数钱数得手发软,成就一代霸主。很多人举例比尔.盖茨在苹果奄奄一息的时候注资苹果时,解读成盖茨知道竞争有利公司保持健康。从抄袭策略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看成想把苹果作为微软的创新中心,呵呵。

当然,领先者的“抄袭策略”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考虑,那就是安全期,也就是在追赶者采取行动后领先者可以抄袭以达到保持领先的时间。在帆船比赛中,只要求最终获胜即可,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及时抄袭的策略。而对于商战中,由于占领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有较大的安全期。因此,领先者可以选择在安全期内尽量晚地抄袭,待情势明朗化,避免资源的浪费,规避创新的风险,获取更大利益。

盖茨争辩道:“模仿不能算抄袭……模范创意!……商人的事,能算抄袭么?”......

2007-03-04

于丹们为什么这样火?

沥沥拉拉下了一整天说大不大但出门还得打伞的雨,特不爽快。与其下如此磨人的雨还不如痛痛快快地下一场暴雨,然后雨过天晴,这才叫痛快。

本应该在家呆着,但偏偏有点事,顺便去图书城。刚过街就看到一条长队绕在书城下,比较奇怪:大(小)下雨天的,抻把伞在雨中排长队干嘛呢?无利不起早,一定又有什么搞促销了。好像不对,这些人看起来形形色色,没啥共同点,只有一个特征相同,那就是每个人的都拎着几本书。如此看来是签名售书。

上前一问果然如此,是于丹在此签名售书。原来是目前炙手可热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于丹,早有耳闻,并且她的节目也看过几期,还是挺有意思的。她的节目内容是读《论语》、《庄子》的心得,如果看作是一盘菜“儒家炖道教口水汤”,那就是于丹用这两本古籍佐以其他哲理小故事在CCTV这口锅里炖出来的。随着这道菜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大厨于丹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烧遍了大江南北,气焰直逼用三国作出“三国地三鲜”的易中天。

这些从CCTV厨房推出来的超级学术名厨的火我是知道的,但是今天这场面还是有点让我吃惊,即使那些演艺界的明星出现也不过如此吧,而现在这些学术名厨也做到了。这是为什么?

当然,从这个现象来看是一件好事,人们追随这些学术名厨,那说明人们的口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垃圾食品”了,开始注重精神饮食的营养成分。因此,“于丹们为什么会这样红?”这个问题可以用观众的“身体”需要来回答。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强烈的需求哪来的这么多“fans”啊。

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观众的需求表现只是一个初始动力和中间现象,而不是原因。真正的或有意义的原因是在于丹们出现之前没有其他人来满足这个需求。

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需求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饱暖思淫欲”,“仓廪足而知礼节”......等等都说明了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就会出现。改革进行这么多年以来,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很多人还先富了起来,然而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富起来之前对此是没有详细规划的,在精神构建上面的缺失是不难理解的。因此会有人在物质层面上暴富起来或有所改善的同时,却在精神生活上继续“赤贫”下去,逐渐地会体会到这方面的强烈需求。因此,当这些名厨们有菜可推的时候,当然是会大受追捧。

我们为什么会在成人的时候还在精神方面“营养不良”呢?为什么这么多人集体“补钙”呢?

我想这可能还得归“功”于我们的教育系统。

试想,如果在学校里已经对《论语》、《庄子》等古籍或历史有相当多的教授,我们还会如此集体补课吗?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从语文、历史课上学到了什么呢?

语文课上古文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我们仅仅把他们作为古文来学,学习的是如何理解这些文字,如何解释“之乎者也”这些词的意思,而恰恰对这些作品的精神含义不做深究。文以载道,我们抓住的是文,而放弃了对道的理解,本末倒置。现在,突然有人告诉我们读这些古文可以不抠这些字眼,而是从意义上来解读,读出的内容不光是一些知识点,而是直接大补我们的精神生活时,我们当然会引项向前。

通过历史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是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之类的记忆性知识。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知识有何用处呢?毫无意义。然而,作为人,我们渴望知道人类的历史,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历史人物的真相等等。这些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历史课所不能很好解答的。于是,当易中天携带这些“猛料”出场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趋之若鹜。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被灌输了各种知识点,而不是真“知识”,这对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技术操作工作来说是满足要求了。但是我们毕竟是人,工作不是生活的目的,而只是手段。为了生活的更美好,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满足,需要追求一定的真知识。而于丹们可以部分提供这点,于是他们自然地火了起来,并且会一直火下去,直到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提高到高于他们能提供的水平。

2007-03-03

包装美猴王

小时候看的最好看的电视剧是《西游记》,也是看的次数最多的电视剧,每到寒暑假电视台总会重放,几乎每次都会重温一遍,直到现在无目的地换台时看到有演西游记的,还要看上一会儿。西游记刚上映的时候整个庄子上还没有电视,就和其他小孩子们跑到邻庄看,往往聚集一院子的人一起看“猴子”,“猴子”就是《西游记》的代称,知道猴子而不知道《西游记》的人不少,包括一开始看热闹的我,呵呵。

西游记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当然故事精彩是主要原因,但六小龄童演的美猴王也是吸引大家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六小龄童也真神了,通过抓耳挠腮、上窜下跳、龇牙挤眼等动作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猴子。儿童本来就好模仿,加上如此有趣,于是猴子就成了我们模仿的对象,也抓耳挠腮、上窜下跳。当然没有条件满身沾上猴毛,戴上紧箍咒,但有一样东西少不了,那就是金箍棒。当然不可能有那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只能拿一截竹竿过过瘾罢了。出去玩耍的时候,那是必不可少的小规模无杀伤性武器。遇到需要动手的时候就:“哼哼哈嗨,我有金箍棒......”

当然在“盲目”崇拜美猴王的神通广大之余,也好奇那猴子怎么就那么像猴子,怎么就能腾云驾雾,怎么就能在天上飞......夏天经常下暴雨,暴雨前后天上都会有很丰富的云彩,慢慢漂移、变形,盯着看,就会浮想联翩,当然全是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玉皇大帝、各路神仙及各种妖怪,甚至他们的对话和故事,自导自看,岂不快哉!

刚才看了一个谈话节目,有六小龄童和另外一个制作人员,名字没有记住,但西游记中所有人物造型包括美猴王造型都是此人设计并制作的。主要介绍了美猴王这个形象的塑造过程,包括脸上带的软面具,沾的猴毛,身上穿的猴衣,这些东西在创作出来后看起来是如此自然,因此让人感觉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然而从无到有的时候可不是如此清晰,费尽了心思,注意每一个细节,达到完美。因此当主持人问这个创作者他现在还有没有更好的创意或改进了,这位创作者回答没有了,能做到的那时候已经做了。换句话说就是已经达到顶峰了。

光有漂亮的外衣,没有演员的动作和表演是没有用的。有了猴衣、猴面具等这些外设,没有六小龄童的出色表演也是白费。为了演好猴子,动作得像猴子,于是就拜真猴子为师。六小龄童拍戏的时候在剧组专门带一只猴子,一起生活,观察模仿。美猴王的降妖捉魔的本事也得益于一双火眼金睛,而这双火眼金睛居然是近视眼,让人意想不到。近视眼很难演得有神,为了演好,六小龄童也是下了大功夫训练,比如早晨双目注视太阳、在意念中控制等。在拍摄的时候灯光师、摄影师的一起配合,都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看了这个节目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八十年代拍的西游记到现在还那么好看,而现在港台胡编乱造的齐天大圣相关电视却那么令人作呕了。拍摄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每个细节上都精雕细刻而出来的形象是这个浮躁的年代所包装不出来的。

慢工出细活,如果不慢当然好,但一定要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