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4

于丹们为什么这样火?

沥沥拉拉下了一整天说大不大但出门还得打伞的雨,特不爽快。与其下如此磨人的雨还不如痛痛快快地下一场暴雨,然后雨过天晴,这才叫痛快。

本应该在家呆着,但偏偏有点事,顺便去图书城。刚过街就看到一条长队绕在书城下,比较奇怪:大(小)下雨天的,抻把伞在雨中排长队干嘛呢?无利不起早,一定又有什么搞促销了。好像不对,这些人看起来形形色色,没啥共同点,只有一个特征相同,那就是每个人的都拎着几本书。如此看来是签名售书。

上前一问果然如此,是于丹在此签名售书。原来是目前炙手可热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于丹,早有耳闻,并且她的节目也看过几期,还是挺有意思的。她的节目内容是读《论语》、《庄子》的心得,如果看作是一盘菜“儒家炖道教口水汤”,那就是于丹用这两本古籍佐以其他哲理小故事在CCTV这口锅里炖出来的。随着这道菜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大厨于丹一夜之间就火了起来,烧遍了大江南北,气焰直逼用三国作出“三国地三鲜”的易中天。

这些从CCTV厨房推出来的超级学术名厨的火我是知道的,但是今天这场面还是有点让我吃惊,即使那些演艺界的明星出现也不过如此吧,而现在这些学术名厨也做到了。这是为什么?

当然,从这个现象来看是一件好事,人们追随这些学术名厨,那说明人们的口味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垃圾食品”了,开始注重精神饮食的营养成分。因此,“于丹们为什么会这样红?”这个问题可以用观众的“身体”需要来回答。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没有强烈的需求哪来的这么多“fans”啊。

可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观众的需求表现只是一个初始动力和中间现象,而不是原因。真正的或有意义的原因是在于丹们出现之前没有其他人来满足这个需求。

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需求强烈程度是不一样的。“饱暖思淫欲”,“仓廪足而知礼节”......等等都说明了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就会出现。改革进行这么多年以来,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很多人还先富了起来,然而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富起来之前对此是没有详细规划的,在精神构建上面的缺失是不难理解的。因此会有人在物质层面上暴富起来或有所改善的同时,却在精神生活上继续“赤贫”下去,逐渐地会体会到这方面的强烈需求。因此,当这些名厨们有菜可推的时候,当然是会大受追捧。

我们为什么会在成人的时候还在精神方面“营养不良”呢?为什么这么多人集体“补钙”呢?

我想这可能还得归“功”于我们的教育系统。

试想,如果在学校里已经对《论语》、《庄子》等古籍或历史有相当多的教授,我们还会如此集体补课吗?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从语文、历史课上学到了什么呢?

语文课上古文可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我们仅仅把他们作为古文来学,学习的是如何理解这些文字,如何解释“之乎者也”这些词的意思,而恰恰对这些作品的精神含义不做深究。文以载道,我们抓住的是文,而放弃了对道的理解,本末倒置。现在,突然有人告诉我们读这些古文可以不抠这些字眼,而是从意义上来解读,读出的内容不光是一些知识点,而是直接大补我们的精神生活时,我们当然会引项向前。

通过历史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是某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之类的记忆性知识。对于绝大多数人,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知识有何用处呢?毫无意义。然而,作为人,我们渴望知道人类的历史,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历史人物的真相等等。这些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历史课所不能很好解答的。于是,当易中天携带这些“猛料”出场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趋之若鹜。

从学校毕业后,我们被灌输了各种知识点,而不是真“知识”,这对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技术操作工作来说是满足要求了。但是我们毕竟是人,工作不是生活的目的,而只是手段。为了生活的更美好,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满足,需要追求一定的真知识。而于丹们可以部分提供这点,于是他们自然地火了起来,并且会一直火下去,直到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提高到高于他们能提供的水平。

没有评论: